• 2017年第36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17, 36(3):0-0. CSTR:

      摘要 (1369) HTML (0) PDF 2.28 M (18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专题研究
    •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火山-侵入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2017, 36(3):281-294. CSTR:

      摘要 (1705) HTML (0) PDF 14.59 M (25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班康姆铜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铜金矿床。前人研究初步表明研究区成矿作用与古特提斯洋壳俯冲消减所产生的岩浆作用密切有关,但是缺乏岩石地球化学证据。笔者于研究区地表、钻孔采集了13件火山岩-侵入岩新鲜岩石,开展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测试。研究表明该区安山质-侵入杂岩具有岛弧钙碱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该套岩石属于大洋弧环境,形成于大洋消减带,与洋壳板片俯冲有关。安山质-侵入杂岩来源于地幔楔,并经历了结晶分异作用,而煌斑岩形成于板片消减而富集的地幔部分熔融。通过与黎府构造带矿床稀土、微量元素特征对比,证实班康姆矿区与Chatree矿区火山岩及金矿床形成于同一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进一步表明了黎府构造岩浆带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发生了一次重要的区域成矿作用。

    • 新疆西准噶尔库尔尕克希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2017, 36(3):295-311. CSTR:

      摘要 (1988) HTML (0) PDF 19.11 M (26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疆西准噶尔构造带发育大量晚古生代中酸性侵入体,其岩石成因和侵位期次对于认识该构造带的岩浆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库尔尕克希岩体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旨在查明其成岩时代和成因类型。结果表明,该岩体出露面积仅约0.55 km2,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312.9±2.9 Ma(n=20,MSWD=0.072),形成于晚石炭世早期。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为钙碱性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岩体具有较高硅、中等铝,富碱、贫镁,富集Rb、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负Eu异常较微弱,A/CNK=0.99~1.20,与区内别鲁阿嘎希、包古图等小岩体在成岩时代、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相似性,形成于晚石炭世早期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岛弧环境,其源岩更可能是受俯冲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衍生出来的年轻地壳物质。

    • 黑龙江河口林场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2017, 36(3):312-328. CSTR:

      摘要 (1694) HTML (0) PDF 15.99 M (24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黑龙江河口林场锡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东部大陆边缘完达山陆缘增生带内,锆石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该矿床的成矿母岩体花岗斑岩形成于121.4±0.5 Ma,属早白垩世晚期,成矿时间略晚于此。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河口林场花岗斑岩SiO2含量较高,为61.21%~73.81%,K2O含量较高,为3.74%~4.61%,Na2O为0.06%~0.20%,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的A型花岗岩,形成于伸展背景下。(La/Yb)N-Yb、K/Rb-Rb等微量元素比值图解显示矿体的形成与壳-幔岩浆的混合作用有关。中生代晚期(130~120 Ma)我国东部进入地壳伸展减薄的高峰期,古太平洋板块的持续西向俯冲使区内岩石圈不断增厚发生拆沉,软流圈地幔直接加热下地壳使其部分熔融导致壳幔混合作用的发生,形成的岩浆携带大量成矿物质沿伸展作用形成的空间上侵,并于运移过程中不断萃取沿途围岩中的有用组分,随后就位于三叠纪地层内,岩浆演化晚期,Sn、W等金属元素随流体不断聚集在岩浆房顶部及构造薄弱处,随着温度、压力等物化条件的改变,最终沉淀于岩体与地层的内外接触带成矿。本次研究确定了该矿床为区内发现的首例斑岩型锡多金属矿,与东侧俄罗斯境内的锡霍特-阿林锡多金属成矿省具有良好的亲缘性,为该成矿省在我国境内的延伸部分,其发现为我国东北地区锡矿的探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 江西金鸡窝铜矿床花岗闪长斑岩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对岩石成因与成矿的指示

      2017, 36(3):329-342. CSTR:

      摘要 (1646) HTML (0) PDF 17.98 M (26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金鸡窝铜矿区花岗闪长斑岩进行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和黑云母成分的电子探针原位分析,厘定了黑云母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并探讨了其成岩成矿意义。电子探针研究显示:花岗闪长斑岩中黑云母的Ti为0.44~0.47 apfu,Mg/(Mg+Fe)比值范围为0.58~0.62,结合其化学成分在10 TiO2-FeO*-MgO图解和Mg-(Fe2++Mn)-(Al+Fe3++Ti)图解中的投影,认为该岩体中黑云母具有富镁贫铁特征,属于原生黑云母。黑云母氧化系数(fO)范围为0.31~0.67,MF值范围为0.38~0.41,MgO含量为13.27%~14.28%,K2O为3.59%~8.93%,Na2O为0.26%~3.28%,FeO为15.74%~17.30%,TiO2为3.93%~4.19%,Al2O3为13.52%~14.19%,单位分子中阳离子数Al为2.00~2.24 apfu,Al为0.15~0.41 apfu,指示其岩体属于高钾质钙碱性系列的同熔型(或I型)花岗岩,具有壳幔混源成因的特征。黑云母结晶温度为734~748℃,结晶压力为71~89 MPa,相当于深度2.7~3.3 km,平均深度为3.0 km。黑云母化学成分投点主要落在Fe2O3-Fe3O4缓冲线之上,表明其形成于高氧逸度环境,且有利于铜矿的形成。

    • 川西冕宁-德昌稀土矿带正长岩-碳酸岩杂岩体中锆石矿物学特征与矿化过程

      2017, 36(3):343-359. CSTR:

      摘要 (1748) HTML (0) PDF 18.12 M (25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川西冕宁-德昌稀土成矿带不同矿床中各种产状的正长岩是主要的赋矿围岩,运用各类显微图像、拉曼光谱、电子探针等测试方法分别选取其中新鲜(Ⅰ类)、重结晶(Ⅱ类)、受热液蚀变(Ⅲ类)和受成矿流体蚀变(Ⅳ类)的锆石进行矿物学研究。Ⅰ类和Ⅱ类锆石特征相似,透射图清晰,含岩浆子晶矿物包裹体,结晶程度好,拉曼光谱半高宽较小;Ⅲ类锆石透射图呈云雾状,晶体结构由于受到破坏而呈筛状,拉曼光谱半高宽较大,含少量钍石包裹体,低Zr,高U、Th、Hf、Ce含量;Ⅳ类锆石由于受到更强烈的蚀变,结构破坏最强烈,拉曼光谱半高宽最大,包裹体大量出现,锆石成分含有更多的U、Th、Hf以及La、Ce、Nd、Sm。各矿床正长岩-碳酸岩杂岩体中的锆石,Ⅰ类-Ⅲ类-Ⅳ类经历的蚀变程度逐渐加深、结构破坏增强、钍石包裹体和U、Th、Hf、Ce含量不断增加,反映了岩浆-伟晶岩-成矿过程中,锆石经历了不同的蚀变过程,同时也反映了稀土从岩浆到成矿不同阶段的蚀变矿化和富集。

    • 内蒙古黄岗梁铁锡矿床闪锌矿LA-ICP-MS微量元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2017, 36(3):360-370. CSTR:

      摘要 (1548) HTML (0) PDF 11.94 M (28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岗梁铁锡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晚古生代增生造山带。矿区内闪锌矿产于矽卡岩中,可分为浸染状和层纹状闪锌矿。本文对两种闪锌矿进行了高精度LA-ICP-MS元素含量测试,结果表明矿区两种闪锌矿具有相同成因特征,闪锌矿中Mn、Cu、As、In较富集,Ga、Ge、Cd含量较低,而As、Sn、Bi、Pb含量变化较大。Cu、Sn、Bi、Pb等元素在闪锌矿中以独立矿物赋存,Mn、Fe、Ga、Ge、Cd、In、Sb以类质同像形式赋存在闪锌矿晶格中。In/Ga、In/Ge比值较低,Zn/Cd比值为233~250,指示闪锌矿形成于中高温环境。Cd/Fe、Cd/Mn比值分别小于0.1和0.5,指示闪锌矿成因与岩浆活动有关,In-Ge特征图解也指示其矽卡岩成因。通过与国内外典型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对比,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黄岗梁铁锡矿床中闪锌矿属于与燕山期岩浆作用有关的中高温矽卡型闪锌矿。

    • 滇东南马关木厂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包体的含水性

      2017, 36(3):371-388. CSTR:

      摘要 (1570) HTML (0) PDF 19.33 M (24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来自滇东南马关木厂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中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进行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FTIR)分析,结果显示,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橄榄石中均含有以羟基形式存在的结构水,单斜辉石的水含量为160×10-6~557×10-6(质量分数,下同),斜方辉石的水含量为85×10-6~207×10-6,橄榄石的水含量为5×10-6~12×10-6,根据矿物百分比含量估算的全岩水含量为46×10-6~137×10-6;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本次研究的橄榄岩包体是岩石圈地幔经历较低程度部分熔融的残余;低(La/Yb)N值(0.22~0.57)以及高Ti/Eu比值(4 076~6 772)暗示橄榄岩可能经历了以硅酸盐熔体为交代介质的微弱地幔交代作用;单斜辉石的微量元素组成比较单一,整体表现出高场强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以及轻稀土元素的同步亏损;结合中国东部地区已经发表的橄榄岩包体含水量数据来看,滇东南马关木厂岩石圈地幔具有明显富水的特征,可能与该区自中生代以来遭受的新特提斯洋壳大规模俯冲流体交代作用有关;与华北克拉通含水量的明显差异有可能反映的是两地岩石圈地幔正处于不同的演化阶段。

    • 云南省勐腊县曼洒菱铁矿床Fe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017, 36(3):389-401. CSTR:

      摘要 (1592) HTML (0) PDF 15.50 M (25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次研究了云南省勐腊县曼洒菱铁矿床碳酸盐岩层中菱铁矿的Fe同位素组成特征,并利用菱铁矿Fe同位素对矿床成因及成矿环境进行了制约。曼洒矿区菱铁矿δ56Fe值变化范围为-0.337‰~-0.201‰,平均值为-0.261‰;δ57Fe范围为-0.518‰~-0.289‰,平均值为-0.380‰。菱铁矿样品Fe同位素组成非常均一,富集铁的轻同位素。通过大量对比分析,提出曼洒铁矿床的成矿作用与海底热液活动有关,为含矿热水溶液喷溢出海底后快速堆积成矿,矿床形成于局限深水洼地的还原性环境。

    • 柴窝铺盆地及其北缘地区中新生代沉积岩源区构造背景和物源属性研究

      2017, 36(3):402-418. CSTR:

      摘要 (1422) HTML (0) PDF 18.04 M (22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沉积岩中的碎屑组分及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可以反映物源信息,广泛应用于沉积源区的确定、构造背景的分析。通过对柴窝铺盆地及北缘地区侏罗纪至古近纪沉积地层的碎屑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盆地沉积岩的原岩来自上地壳,岩性以长英质岩石为主,并混合进了部分安山质及基性岩石。源区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因其原岩是在大陆岛弧环境下形成的,所以部分构造背景显示为大陆岛弧。本次研究不仅可以为柴窝铺盆地及北天山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机制提供有力证据,并且对柴窝铺油气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宝玉石矿物学
    • 云南保山南红玛瑙矿物学特性及致色机理探究

      2017, 36(3):419-430. CSTR:

      摘要 (1979) HTML (0) PDF 13.22 M (28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粉晶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电子探针等测试分析手段对云南保山南红玛瑙的岩相学、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元素面扫描、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分析了南红玛瑙致色矿物形貌、元素分布及矿物物相构成。研究结果表明,保山南红玛瑙主要矿物为石英(>95%,质量分数),主要结构为粒状结构和纤维结构,次要矿物为斜硅石及方解石等,并含有吸附水和结构水两种状态水。致色矿物主要以小于1 μm球状矿物颗粒、2~10 μm絮状似球状集合体、针状矿物颗粒和不规则形态矿物集合体这4种类型存在,元素分析显示其为含铁矿物。显微拉曼进一步确认南红玛瑙的颜色是由含铁矿物所致,其中红色致色主要为赤铁矿,黄色致色主要为针铁矿,铁矿物的具体存在形式及其分布方式对南红玛瑙的价值具有决定性作用。本工作为南红玛瑙矿物学特性以及致色机理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对完善其知识体系和推动南红玛瑙文化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借助共聚焦显微拉曼等微区表征技术推动宝玉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其他
    • 推荐一本英文专著Metamorphic Rocks, A Classification and Glossary of Terms

      2017, 36(3):431-432. CSTR:

      摘要 (1519) HTML (0) PDF 2.03 M (18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