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32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2013年32卷3期中英文目录

      2013, 32(3):0-0. CSTR:

      摘要 (1436) HTML (0) PDF 158.60 K (23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专题研究
    • 鄂东南地区姜桥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013, 32(3):275-290. CSTR:

      摘要 (2481) HTML (0) PDF 1.76 M (34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鄂东南矿集区地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最西端。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研究区内的含矿岩体(尤其是大岩体)已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对不含矿岩体的研究还很薄弱。位于灵乡与殷祖岩体之间的姜桥岩体,是鄂东南地区众多小岩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岩性为花岗闪长岩。本文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对其进行了精确的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姜桥花岗闪长岩侵位于144±1 Ma,属于早白垩世产物。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显示,除了具有明显生长环带的岩浆锆石以外,样品中还存在少量具有古老核的继承锆石。岩浆锆石的εHf(t)值均为较低的负值,介于-9.1~-14.6之间。对应的两阶段模式年龄为1.77~2.11 Ga,与部分继承锆石的U-Pb年龄一致,表明姜桥花岗闪长岩可能主要来源于古元古代的陆壳物质。继承锆石的εHf(t)值介于-0.6~-14.6之间,对应的两阶段模式年龄为2.00~3.60 Ga,暗示研究区内可能存在古太古代的基底。综合前人资料,认为姜桥花岗闪长岩的形成与岩石圈的伸展减薄有关,是区域构造体制大转折初期的产物。

    • 青海沱沱河地区那日尼亚铅锌矿床 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

      2013, 32(3):291-304. CSTR:

      摘要 (2115) HTML (0) PDF 3.17 M (25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那日尼亚铅锌矿床是在青藏高原近来发现的、与钾质火山岩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分析表明,新鲜赋矿火山岩SiO2含量62.9%~68.6%,K2O含量5.1%~5.8%,属钾玄岩系列,其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Nb、Ta、Ti等元素强烈亏损,Sr/Y-Y图解投影点落入已报道的藏北钾质-超钾质岩分布范围之内,指示岩浆起源于富集地幔或受下地壳物质混染的软流圈地幔。矿床的矿体呈脉状出现在粗面岩中,由一系列细脉状的矿石构成,硫化物主要是方铅矿和黄铁矿,也含少量闪锌矿和黄铜矿,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并发育方解石、白云石、绢云母,围岩蚀变以白云母化和黄铁矿化为主。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为盐水体系,均一温度为170~300℃、盐度为2%~9%NaCleq(质量分数),指示成矿流体可能来自岩浆活动驱动的地表水;方铅矿δ34S值介于-0.1~1.7之间,铅同位素组成落入藏北钾质-超钾质岩石的组成范围内,指示硫和铅均来自赋矿的钾质火山岩。那日尼亚铅锌矿床与沱沱河地区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差别明显,两者不是一套成矿系统的产物。

    • 西藏班-怒结合带尕尔穷铜金矿床矽卡岩 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013, 32(3):305-317. CSTR:

      摘要 (2266) HTML (0) PDF 2.61 M (25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尕尔穷铜金矿床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是该带上近年来取得重大勘查突破的矽卡岩(斑岩)型铜金矿床。矿区产出的矽卡岩为典型的钙质矽卡岩,其矽卡岩矿物主要由石榴子石、辉石、硅灰石、绿帘石、绿泥石、符山石、矽线石等组成。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矿区石榴子石主要为钙铁榴石和钙铝榴石,辉石主要为透辉石,绿泥石可见铁绿泥石及铁镁绿泥石两种。石榴子石成分剖面显示其矿物组分随着石榴子石环带的变化而变化,表明矿区矽卡岩不是在一个完全封闭的平衡条件下形成的,指示矿床形成过程中热液流体具有多期多阶段性。尕尔穷矿区矽卡岩具有良好的分带性,表现为从靠近岩体的深部到靠近围岩的浅部具有石榴子石-透辉石相→透辉石-硅灰石相→硅灰石-绿帘石绿泥石相的分带特征,并伴随一定的矿化组合。典型矽卡岩矿物端员组分的识别及其Fe2+/Fe3+的比值计算结果表明,尕尔穷矿床形成于相对氧化环境。辉石组分中Mn/Fe比值的特征表明尕尔穷矿区具有一定的寻找钼矿的潜力。

    • 福建紫金山地区中生代岩浆岩成因——锆石Hf同位素证据

      2013, 32(3):318-328. CSTR:

      摘要 (2517) HTML (0) PDF 2.20 M (29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福建紫金山地区中生代岩浆岩进行了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中-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岩浆岩具有不同的Hf同位素组成。中-晚侏罗世花岗岩体具有低的εHf(t)值(-13.5~-2.9),Hf同位素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C)峰值介于1.7~2.0 Ga,表明其主要来源于古元古代基底。早白垩世侵入-次火山岩分为四方花岗闪长岩体和紫金山次火山岩、悦洋次火山岩以及温屋次火山岩。四方岩体εHf(t)值介于-2.3~0.4,tDMC峰值介于1.3~1.4 Ga;紫金山次火山岩εHf(t)值变化范围大(-8.9~5.6),tDMC峰值介于1.1~1.5 Ga,表明两者均形成于中元古代基底和地幔物质混合作用的环境;悦洋和温屋次火山岩具有相对较低的εHf(t)(-2.7~-9.6)和较高的tDMC(峰值为1.4~1.7 Ga),表明二者来源于中-古元古代基底和少量幔源物质的混合物。早白垩世岩浆岩Hf同位素特征显示,紫金山地区的侵入-次火山岩体形成于同一岩浆源区,但岩浆源区随着时间的演化各组分及组分含量在不断变化,显示了该时期复杂的壳幔作用过程。紫金山地区中生代岩浆岩中锆石Hf同位素特征表明,中-晚侏罗世岩体与早白垩世侵入-火山岩来源于不同源区,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不同阶段的产物。

    • 安徽天井山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过程初探

      2013, 32(3):329-340. CSTR:

      摘要 (2096) HTML (0) PDF 2.77 M (25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在矿床地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主要矿石和蚀变岩石的岩矿相、SEM/EDS、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和成分分析,对天井山金矿成矿流体特征、流体来源及成矿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矿化主要发育于石英脉中,少数产于蚀变围岩中,矿区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最为发育,另发育含铁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等。金矿化发生于石英脉形成后的脆性变形阶段,与之相关的蚀变以绢云母化为主,其次为含铁碳酸盐化和硫化物矿化。金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与绢云母共生于石英脉的裂隙中或蚀变围岩中。通过与绢云母同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与金矿化有关的成矿流体为富水、含CO2的中高温(286~380℃)、低盐度流体(3.0%~5.1%,NaCleq,质量分数),单个流体包裹体的LA-ICP-MS成分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中富含Pb、Zn、Cu、Bi、Mo、Sb等金属元素。综合流体包裹体中水的H同位素组成和流体成分特征,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的贡献。含CO2的岩浆流体沿活化的先期断裂上升并发生流体沸腾,在流体沸腾过程中CO2进入气相而改变了流体的pH值,造成金和其它金属硫化物的沉淀,同时形成石英裂隙中和围岩中的绢云母化、含铁碳酸盐化等蚀变。

    • 秦岭东江口和柞水花岗岩的矿物成分特征及其形成的温压条件

      2013, 32(3):341-354. CSTR:

      摘要 (2199) HTML (0) PDF 2.75 M (28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南秦岭东江口和柞水岩体的似斑状花岗岩类进行了偏光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镜(SEM)矿物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岩体形成的温压条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这两种岩石的主要造岩矿物为石英、斜长石(更-奥长石)、钾长石、镁角闪石和镁质黑云母,副矿物为锆石、榍石、磁铁矿和磷灰石等。岩浆成分的变化可能是矿物环带结构和环斑结构形成的原因之一。东江口和柞水花岗岩类锆石结晶时岩浆温度为759~784℃,平均771℃;稀土元素在岩浆中饱和时岩浆的温度为741~800℃,平均773℃;斜长石结晶时岩浆温度624~641℃,平均632℃;角闪石结晶时岩浆温度610~668℃,平均632℃。岩体侵位深度约5.8 km,压力约1.77×108 Pa,具有壳幔混源的特点。

    • 兴县地区山西组三角洲沉积及聚煤作用

      2013, 32(3):355-365. CSTR:

      摘要 (2215) HTML (0) PDF 4.54 M (26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立足于野外露头、钻井资料研究,结合室内薄片分析、微量元素测试等,运用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在鄂尔多斯兴县地区下二叠统山西组中,识别出了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2种亚相及分流河道、泥炭沼泽、天然堤、决口扇、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河口砂坝7种微相,并发现研究区山一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山二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且整体上山西组沉积期区内具有三角洲逐渐向南推进的沉积特征。研究区的聚煤作用研究表明,山西组煤层均形成于短期基准面上升的晚期,8#、7#、6#煤的聚煤作用主要发生在三角洲前缘分流间湾充填淤浅的泥炭沼泽环境,5#煤形成于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环境;山二沉积段中富煤地带多与砂岩富集带相吻合,山一沉积段中煤层的厚度则与砂砾岩含量呈现负相关性。

    • 河北兴隆中元古界大红峪组微生物成因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013, 32(3):366-372. CSTR:

      摘要 (2188) HTML (0) PDF 1.34 M (30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河北兴隆一带的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1 650~1 600 Ma)以潮下坪灰白色厚层块状细粒石英砂岩为主,在砂岩层面上产出丰富的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详细描述了MISS的沉积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这些微生物成因构造可能反映了华北中元古代浅海潮坪环境被大面积分布的微生物席所覆盖,微生物席对砂质沉积物表面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沉积物的侵蚀和改造作用,从而影响基本沉积作用过程。大红峪组砂岩层面上发育的MISS为探索元古宙浅海环境微生物-沉积作用关系提供了研究材料,对这些MISS的深入研究可以加深对元古宙碎屑沉积体系的理解,从而促进微生物席沉积学的发展。

    • 基于粘土矿物XRD分析的良渚古城城墙土特征及物源探讨

      2013, 32(3):373-382. CSTR:

      摘要 (2258) HTML (0) PDF 773.09 K (3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野外观察、测量和系统采样的基础上通过粘土矿物、粒度及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分析了良渚古城城墙土的成分特征,并探讨了其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 ① 北城墙夯土层的粒度、地球化学元素及粘土矿物组合特征与区内馒头山、黄泥口土丘极为相似,均为粘土质粉砂,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高岭石-蛭石和绿/蛭混层-蒙皂石型;垫土层则与区内广泛分布的生土层在各指标上表现出一致的特征。据此认为,城墙夯土层取土于附近土丘馒头山和黄泥口,而垫土层则就地取土于附近生土层。② 馒头山等自然土丘由于地势较高经历了较强的氧化作用,而生土层是湖沼相沉积物,地势较低洼,处于弱还原的环境,因此二者的粘土矿物组成和结晶度、化学元素等都不同。良渚先民就地取生土层为城墙垫定基础后,并未用它来夯筑城墙,而是从附近馒头山等自然土丘上采取了更适合建筑的土来修筑城墙。

    • 江陵凹陷沙市组上段石盐包裹体测温学研究

      2013, 32(3):383-392. CSTR:

      摘要 (2110) HTML (0) PDF 1.29 M (30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江陵凹陷古新统沙市组盐湖沉积中的石盐进行了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氢氧同位素测定。测试结果显示,江陵凹陷沙市组上段石盐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8~50℃,主要集中在22~38℃;包裹体δ18O同位素值变化范围为-1.2‰~9.7‰,均值5.1‰;δD同位素值变化范围为-91.5‰~-63.5‰,均值-79.4‰。这与当时整体热的古气候特点相吻合。同层石盐层的中下部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氢氧同位素值均偏高,上部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氢氧同位素值均偏低。这一认识对研究盐湖演化阶段、石盐成因以及预测钾盐成矿的地质时代和层位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环境矿物学
    • 二价锰盐还原KMnO4合成锰矿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3, 32(3):393-400. CSTR:

      摘要 (1957) HTML (0) PDF 918.10 K (28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二价锰盐还原KMnO4的方法合成锰矿物,运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矿物的结构进行表征,探讨合成体系中锰摩尔比R(Mn2+: Mn7+)(分别为1:1、1:2、1:3、1:4)、合成温度(分别为30℃、50℃、70℃、90℃、110℃)以及阴离子类型(分别为Cl-、SO42-、NO3-)等条件对锰矿物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 随着R从1:1到1:4逐渐减小,形成的锰矿物由锰钾矿向水钠锰矿转变,锰氧化度也相应的增加;阴离子类型的不同会影响反应所得矿物的种类和结晶度;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锰矿物的结晶度增大,锰氧化度略有升高。

    • 建平膨润土的提纯工艺探索及其表征

      2013, 32(3):401-404. CSTR:

      摘要 (1890) HTML (0) PDF 312.45 K (38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湿法工艺对辽宁低品位钙基膨润土进行提纯,研究了分散剂的类型以及用量、液固比、离心时间、离心速度以及膨润土温度对蒙脱石含量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原土及提纯土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建平膨润土最佳提纯条件为:分散剂用量0.5%、最佳液固比12、离心时间9 min、离心速度2 500 r/min、膨润土温度60℃。最佳条件下蒙脱石含量可以提高到92%以上。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