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第28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题研究
    • 东天山八大石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中闪长质包体的特征、锆石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2009, 28(4):299-315.

      摘要 (2355) HTML (0) PDF 14.55 M (28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东天山八大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广泛发育闪长质包体. 闪长质包体与寄主花岗岩在矿物组合上不同,但两者中同类矿物的种属相似. 与寄主花岗岩相比,闪长质包体的Fe、Mg、Ti、Ca含量较高,而Na、K、Si的含量较低;富HREE、Sr,贫Ba、Th、Hf 、Zr. 锆石LA-ICP-MS U-Pb年龄显示闪长质包体与寄主花岗岩在形成时间上非常接近(分别为301±1Ma和298±2 Ma),表明两者均形成于早二叠世。闪长质包体和寄主花岗岩具有正的εNd(t)(+4.15和+3.06)、较低的(87Sr/86S r)i(0.70412和0.70475)和相近的模式年龄tDM(812 Ma和944 Ma),暗示其母岩浆来自新元古代时从亏损地幔分离出来的初生地壳源区. 综合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等方面的对比研究,笔者认为八大石闪长质包体属于同源包体,为寄主花岗岩同源母岩浆经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早期产物

    • 西秦岭同仁隆务峡蛇绿岩矿物成分特征及构造环境

      2009, 28(4):316-328.

      摘要 (2236) HTML (0) PDF 10.64 M (25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同仁隆务峡蛇绿岩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西秦岭造山带与中祁连带结合部,其组成为:地幔橄榄岩(纯橄岩、蛇纹石化纯橄岩)、超镁铁质堆晶单元(单辉橄榄岩 、橄榄辉石岩)、镁铁质堆晶单元(含橄榄石辉长岩、辉长岩等)及少量辉绿岩,各单元均以断层接触,弱蚀变. 镜下研究发现其岩浆结晶序列为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斜长石,与典型的SSZ型(Supra-Subduction Zone type)蛇绿岩结晶序列吻合. 对各单元矿物电子探针研究发现:橄榄石成分多为贵橄榄石,单斜辉石则多为普通辉石和透辉石,在利用其成分进行构造环境判别中,本区蛇绿岩形成于与挤压背景密切相关的环境. 该蛇绿岩表现出轻稀土元素略富集、重稀土元素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形式,与MORB有较大差异. 微量元素特征为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Rb、K,而强烈亏损Nb、P,这恰与俯冲带组分特点吻合;同时高场强元素构造判别图解佐证了前述构造环境的判定. 研究区的蛇绿岩应形成于成熟度较高的岛弧环境中

    •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巴音乌拉二叠纪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009, 28(4):329-338.

      摘要 (1946) HTML (0) PDF 804.75 K (40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巴音乌拉二叠纪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分布于二 连-贺根山蛇绿岩带的北侧,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将其归于华力西晚期侵入体(γδ4(3) )。经研究,该岩体具高铝(Al2O3=13.69%~16.48%)、富钠(Na2O=3.53%~4.58%)、贫钾(K2O=2.12%~4.10%)、高锶(Sr=425.1×10-6~645.2×10-6)的特点,SiO2=62.13%~72.87%,Y<18×10-6(7.23×10-6~14.29×10-6),δEu=0.71~0.83,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强烈,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斜型,铕异常不明显,为典型的埃达克质岩. 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具明显Sr高峰和Nb低谷,有与埃达克岩一致的曲线,与岛弧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大陆弧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有明显差异. 花岗闪长岩锆石U-Pb 年龄为256.1±0.9 Ma,为早二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 Mg#值很高(>50),表明晚古生代洋壳向北俯冲时在75~85 km深度(角闪岩相与榴辉岩相过渡相)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熔体,侵入地壳形成埃达克岩

    • 羌塘西北部松西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讨论

      2009, 28(4):339-348.

      摘要 (1923) HTML (0) PDF 710.16 K (34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羌塘西北部松西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由安山岩、英安岩和晚期火山颈相流纹斑岩3种岩石类型组成,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 ,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负异常,反映源岩具有壳源特征,基性端员的SiO2含量<53%,表明松西地区玄武安山岩不可能完全由陆壳直接局部熔融产生,应该有少量基性的地幔物质加入. 岩浆Eu负异常不明显,说明岩浆来源于加厚陆壳中下部,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长期碰撞挤压导致青藏高原北部包括羌塘地区的陆壳缩短和加厚、拉萨地块大陆岩石圈的北向俯冲作用以及羌塘陆块之下上涌的软流层物质的底侵作用,引发增厚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

    • 昌乐玄武岩内刚玉巨晶(蓝宝石)中发现富碳酸盐和硫酸盐熔融包裹体及其意义

      2009, 28(4):349-363.

      摘要 (2405) HTML (0) PDF 7.73 M (38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山东昌乐新生代玄武岩内的刚玉巨晶(蓝宝石)中含有多种类型熔融包裹体,其成分对了解华北深部地幔交代过程中的流/熔体性质和刚玉母岩浆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的岩相学和激光拉曼分析鉴定出一类富碳酸盐和硫酸盐成分的原生熔融包裹体以及一类含硫酸盐和氯化物等成分的次生熔融包裹体,二者同时还含有CO2和H2O. 碳酸盐和硫酸盐成分在世界范围玄武岩内刚玉巨晶中是首次发现,结合已有的包裹体稀有气体同位素和测温资料,反映两种成分可能来源于交代地幔的碳酸岩熔体,预示着华北深部地幔不仅经历了硅酸盐成分的交代还经历了富碳酸盐和硫酸盐成分(碳酸岩)的交代,同时也显示刚玉母岩浆成分复杂,至少有富这两类成分物质的参与,刚玉很可能是硅酸盐岩浆/岩石和幔源碳酸岩岩浆相互作用的产物,后被玄武岩喷发携带至地表.

    • 凡口铅锌矿区闪锌矿的成因矿物学特征研究

      2009, 28(4):364-374.

      摘要 (1974) HTML (0) PDF 965.46 K (38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野外观察、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微区能谱分析、流体包裹体成分及盐度测定、稳定同位素(S、O、H)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广东凡口铅锌矿区闪锌矿的某些成因矿物学特征. 结果表明,凡口矿区闪锌矿具有3个世代,分别形成于铅锌成矿期的3 个成矿阶段. 各世代闪锌矿在产出特征,表观颜色,结晶形态,解理发育程度,晶体常数,铁含量,流体包裹体的成分、盐度、氢氧同位素组成、硫同位素组成及同与其连生的方铅矿的平衡分馏温度等方面均存在规律性差别. 从早期阶段到晚期阶段,成矿流体的演化特征是:成矿温度和成矿流体盐度从低到高再到低,流体包裹体成分从Na+-Ca+-Cl-型到K+-Ca+-Cl-型再到Na+-Ca+-Cl-型,δ18O、δD及δ34S均由高到低变化,但δ18O、δD及δ34S自中期阶段到晚期阶段降幅显著大于从早期阶段到中期阶段的降幅,反映晚期阶段至少有部分δ18O、δD及δ34S均显著较低的岩浆源流体参与成矿. 认为凡口铅锌矿成矿流体主要为燕山早期区域岩浆热事件加热的中低温混合源循环热卤水,成矿中晚期有岩浆热液参与成矿

    • 云南马厂箐富碱斑岩埃达克岩性质的厘定及其成矿意义

      2009, 28(4):375-386.

      摘要 (1961) HTML (0) PDF 870.22 K (28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马厂箐复式岩体SiO2含量变化于61.56%~71.63%,平均67.30%(≥56%);Al2O3含量变化于13.38%~17.18%,平均15.44%(≥15%);K2O含量变化于3.36%~8.92%,平均5.35%;K2O+Na2O变化于7.75%~11.55%,平均9.08%;K2O/Na2O变化于0.65~4.00,平均1.49,明显具有高钾钙碱性或钾玄岩系列特征;MgO含量变化于0.40%~4.59%,平均1.11%,在R1-R2图解中处于造山晚期和同碰撞期岩浆岩的范围内. 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 相对亏损 ,Sr含量高(337×10-6~718×10-6),Y主要集中在6.2×10-6~15.8×10-6之间(≤18×10-6),Yb含量变化于0.20×10-6~1.63×10-6之间(≤1.9×10-6),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异,且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的特点,LREE/HREE变化于8.02~24.01,Sr/Y变化于40.5~57.4之间,平均48.2(>40 ),La/Yb变化于17.5~105.8之间,平均43.4(>20),Sc含量变化于2.5×10-6~7.9×10-6之间(<10×10-6); δEu 变化于0.81~1.38之间,显示出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马厂箐岩体属于C型埃达克岩中的钾质埃达克岩. 马厂箐岩体埃达克岩性质的厘定及其与同一成矿带上的玉龙斑岩体具有相似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环境的认识,对于该区地质找矿具有一定的意义

    • 氧化铁涂层石英砂滤料表面特征研究

      2009, 28(4):395-399.

      摘要 (1843) HTML (0) PDF 469.44 K (29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高温加热法制备氧化铁涂层石英砂(IOCS),研究固化温度、改性剂浓度等因素对滤料表面性能的影响,通过磨损实验分析氧化铁涂层的耐磨稳定性. 研究结果表明,IOCS表面氧化铁涂层的厚度大约为30~60μm,固化温度影响涂层的形态和成分,进而影响IOCS表面电位,涂层处理过程要求改性剂浓度大于1.0 mol/L. 在实际滤池反冲洗产生的磨损强度范围内,涂层磨损剥离量随磨损次数增加逐渐减小,涂层质量最终趋于稳定.

    • >环境矿物学
    • 针铁矿/水界面反应性的实验研究

      2009, 28(4):387-394.

      摘要 (2085) HTML (0) PDF 629.47 K (30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择针铁矿对Pb2+、Cu2+、Cd2+等3种重金 属离子的吸附实验,开展矿物/水界面反应性研究. 金属离子(M2+)在矿物-水溶液间分配有多种表面反应机制,这些表面反应发生作用的条件主要取决于吸附质水化学性质和矿物表面荷电性,因此,溶液pH值是影响矿物/水界面反应性的关键因素. 在不同pH值条件下,表面羟基可通过发生质子化或去质子化反应而使得矿物表面产生荷电性并发生改变,而金属离子的水解则可显著加快金属羟基配合物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矿物/水界面反应. 本实验条件下针铁矿表面对重金属离子的吸着量随pH值升高而升高,在一个较窄的pH值范围内吸附率急剧升高,呈S形分布. 针铁矿对3种不同的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的强弱顺 序是Cu2+>Pb2+>Cd2+. 无论是Langmuir方程还是Freundlich方程,都能较好拟合针铁矿对重金属离子的等温吸附过程. Freundlich方程的n值均在0.1~0.5之间,说明重金属离子在针铁矿表面的吸附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单配位或双配位模式,可能存在着多种吸附结合形态. 表观吸附常数KM值的变化规律,说明重金属离子与针铁矿表面反应模式及其表面吸附形态发生了变化,具体的吸附形态还有待谱学研究进一步证实

    • >综合资料
    • 新矿物(2006.1~2006.12)

      2009, 28(4):400-406.

      摘要 (2530) HTML (0) PDF 320.56 K (55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了经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新矿物与矿物命名 委员会(CNMMN )批准、并于2006年度正式发表的新矿物共17种. 其中硅酸盐8种,磷酸盐2种,砷酸盐2种 ,碳酸盐有1种,硫盐2种,硅化物1种,氯化物1种. 文中表格依次列出了矿物的中外文名称及化学式、晶系及晶胞参数、主要粉晶数据、物理性质、光学性质、产状及共生(伴生)组合等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