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8年第17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三江”哀牢山带蛇绿岩特征研究

      1998, 17(1):1-8.

      摘要 (1815) HTML (0) PDF 1.57 M (2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哀牢山带蛇绿岩由变质橄榄岩、堆晶杂岩和基性熔岩组成。其中二辉橄榄岩近似原始地幔岩,方辉橄榄岩为残留地幔岩。辉长岩-辉绿岩-辉石玄武岩系列及辉石岩-辉长闪长岩-钠长玄武岩-苦橄玄武岩系列分别为原始二辉橄榄岩经部分熔融产生的拉斑玄武岩浆及苦橄玄武岩浆结晶或结晶分异演化而成;前者具有洋脊玄武岩特征,后者具有准洋脊玄武岩特征,它们形成于大洋中脊环境。其形成时代不晚于早石炭世(C1),侵位在晚三叠世一碗水组(T3y)之前。

    • 内蒙额尔古纳在矿带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与金属成矿的关系

      1998, 17(1):9-16.

      摘要 (1696) HTML (0) PDF 1.26 M (30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岩石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岩体及围岩条件的分析,探讨了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与金属成矿的关系。认为晚侏罗世火山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围岩的构造空间;早白垩世岩浆活动提供了成矿岩体及热力学条件,该期次火山岩浆的侵入并作用于不同的围岩、形成了由斑岩型Cu、Mo矿,浅成熟液型Ag、Pb、Zn矿等组成的一系列矿床组合。

    • 稀土元素在剪切带中的含量变异及变异机制----以胶南造山带北缘剪切带为例

      1998, 17(1):17-22.

      摘要 (1768) HTML (0) PDF 1.14 M (26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剪切带内的构造岩在韧性变形前后其稀土元素的含量发生有规律的变异,表现在随变箐过程的增强,各稀土元素的含量及LREE、HREE、REE总含量均明显增加,而稀土配分模式不变。通过胶南造山带花岗质构造岩变形前后的等比分析,稀土元素的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构造岩变形之后较大的体积亏损所引起;并进一步根据含量变异与体积亏损之间的函数关系,求得花岗岩变形改造为糜陵岩的体积亏损率为14.5%,改造为超糜棱岩的体积亏损率达20%。

    • 试论大箐亚式含铜白云岩的水下火山成因

      1998, 17(1):23-29.

      摘要 (1755) HTML (0) PDF 1.79 M (2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元古代昆阳裂谷构造性质与东非裂谷相似,其中段武定海盆西缘的观天厂区段有一条NE向深大断裂通过,是碳酸质岩浆活动的有利地带。区内的大箐亚式含铜白云岩,除含有火山碎屑外,还含有钠长石、更长石、黑云母、金云母等火成矿物,原生白云石也是火成的,成岩物质组分来自幔源碳酸盐岩浆,具有火山岩结构构造,因此,是碳酸质火山岩,包括熔岩和火山碎屑岩。该岩石赋存于因民组(Pt2y)上部至落雪组(Pt2l)下部,上、下与海相火山碎屑岩-沉积岩整合,通常在火山洼地较厚,与一套富钠型为主的、相当于与大洋碳酸岩共生的碱性硅酸盐岩共生,因此,岩石形成于水下火山环境。受海水影响,岩石普遍遭受热液蚀变而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黑云母暗化边褐铁矿化。

    • 浅变质细碎屑岩中韧性剪切变形构造岩特征及其类型划分

      1998, 17(1):30-34.

      摘要 (1768) HTML (0) PDF 1.09 M (27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者首次研究了浅变质细碎屑岩中韧性剪切带变形构造岩的特征,并进行构造岩类型划分;同时,对该类型构造岩与典型长英质糜棱岩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而后在构造岩岩石组构及综合研究基础上提出:这种构造岩的变形机制以粒间滑动为主,伴有细粒化,它们成生于地壳5—8km的较浅层位和较低的温度、压力条件下。

    • 赣中变质基底的Nd同位素组成和物质来源

      1998, 17(1):35-40.

      摘要 (3132) HTML (0) PDF 1.14 M (28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赣中变质基底的Nd同位素组成。前震旦系变质沉积岩:143Nd/144Nd=0·511827—0·512052,TDM=1597—2124Ma,∈Nd(T)=-3·60~+1·11;震旦系浅变质沉积岩:143Nd/144Nd=0·511918—0·512233,TDM=1360—1405Ma,∈Nd(T)=-3·26~-0·55。上述Nd同位素特征表明:赣中前震旦系变质沉积岩的物源来自其东北缘华夏地块的基底碎屑和岛弧地区的幔源火山物质;而震旦系浅变质沉积岩的物源主要来自前震旦系的剥蚀,并有一定量的幔源物质加入;上述研究亦为赣中变质基底归属于华夏地块提供了重要的同位素证据。

    • 热水沉积铁白云石微斜长石岩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1998, 17(1):41-47.

      摘要 (2039) HTML (0) PDF 1.61 M (28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铁白云石微斜长石岩作为一种特殊岩石类型,在辽东元古宙裂谷块状硫化物矿床中与成矿关系密切。岩石呈韵律层状,富含K、B、Si,在Al2O3—SiO2—(CaO+MgO)和Fe—Mn—(Cu+Ni+Co)三角图上均落入热水沉积岩区。稀土元素具有铈负异常、轻稀土元素富集等特征。硅同位素地球化学显示该岩石为热水沉积成因。此类岩石做为一种热水沉积岩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依据这一标志在老矿山外围已经找到了硫化物矿体。

    • 新矿物(1992.7—1992.12)

      1998, 17(1):48-67.

      摘要 (1832) HTML (0) PDF 3.38 M (30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表格形式列举了1992年7月至1992年12月经《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CNMMN)》批准并在各国矿物学杂志上发表的50个新矿物的中文英文名称、化学式及其他数据。数据依次为:矿物的晶系、空间群、晶胞参数、主要粉晶数据(I、hkl)、物理性质(晶形、颜色、条痕、光泽、解理、发光、硬度、密度等)、光学性质(一、二轴晶,正、负光性,折光率,反射率,双反射,2V,色散,吸收性,多色性等)、产状、共生矿物等。

    • 福建两个块状硫化物矿床中磁黄铁矿结构的研究

      1998, 17(1):68-73.

      摘要 (1850) HTML (0) PDF 1.85 M (26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福建大田前锋梅仙块状硫化物矿床中六方磁黄铁矿中的单斜磁黄铁矿有两种交生态:受结晶方位控制的叶片状交生和受颗粒边界、裂隙控制的不规则状交生。着重由六方磁黄铁矿在冷却过程中出溶形成,而后者则是单斜磁黄铁矿交代六方磁黄铁矿的结果。叶片状交生体经历后期变形、变质后产生粗化和均一化,形成了楔形边、箱形、得杂叶片等结构。单斜磁黄铁矿在变形较弱的矿区保存较好,而在强烈部位消失殆尽,说明应力对磁黄铁矿的均一化效应。

    • 新疆阿舍勒铜矿床中黝铜矿的特征

      1998, 17(1):74-80.

      摘要 (1772) HTML (0) PDF 1.56 M (27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疆阿舍勒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中黝铜矿广泛产出,并以锌砷黝铜矿为特征。在以铜为主的主矿体(Ⅰ号矿体)中,黝铜矿几乎均属锌砷黝铜矿,含银甚低,其化学成分在时空分布上变化不大且无显著的变化规律,不同类型矿石之间黝铜矿的成分变化也不大;但在以铅锌为主的次要的Ⅱ号矿体中黝铜矿含一定量的银。与其它各类矿床相比,锌砷黝铜矿是阿舍勒黝铜矿的主要类型,也是阿尔泰成矿带的主要黝铜矿类型。

    • 尖峰岭似伟晶岩内黄玉中的熔流包裹体

      1998, 17(1):81-86.

      摘要 (1767) HTML (0) PDF 2.32 M (20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详细叙述了熔流包裹体以及与之密切共生的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在分布关系、组成相态及其比例、流体成分、硅酸盐溶体分子网络聚合结构以及各种包裹体在加热-淬火-冷冻过程中的热变化行为和均一化温度及其途径等各方面的特殊和异同点。认为这种熔流包裹体是在岩浆演化末期从岩浆(熔融体)与水(流体)的不混溶体系中以任意比例同时将其捕获所至,因而,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河南西峡恐龙蛋壳化石的研究

      1998, 17(1):87-92.

      摘要 (1796) HTML (0) PDF 1.38 M (2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恐龙蛋壳化石的宏观和微观结构特征,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了恐龙蛋壳化石的组织结构。对恐龙蛋壳化石做了碳、氧同位素分析,经研究发现,恐龙蛋壳化石碳、氧同位素异常主要与成岩次生变化有关。要从恐龙蛋壳化石的碳、氧同位素上去追索恐龙的食物类型、生态环境及其绝灭原因等,必须对恐龙蛋壳化石的原生碳酸盐矿物和次生碳酸盐矿物加以分离。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