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6年第15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江西庐山地区早元古代星子群变质作用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1996, 15(1):1-9.

      摘要 (1791) HTML (0) PDF 2.81 M (20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早元古代星子群遭受吕梁期以低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变质温度约为530-600℃,压力约为400-570MPa 。根据岩石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推测该群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

    • AFC混合与铜陵地区侵入岩的成因

      1996, 15(1):10-20.

      摘要 (1627) HTML (0) PDF 4.51 M (21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岩浆的混合有多种方式。国内使用较多的是简单二元混合模式,但更为普遍的应该是AFC混合,即在岩浆同化围岩的同时有矿物结晶伴随。根据热平衡原理,岩浆同化围岩所需要的热由结晶潜热提供,否则同化作用将很快中止。Nd、Sr同位素在反映AFC混合时最为有效.根据Nd、Sr同位素数据,结合岩石学资料,应用DePalo提出的公式所做的成因模拟表明,铜陵地区岩浆岩可能是幔源碱性玄武岩浆同化古老麻粒岩相下地壳的产物,幔源组份约占70%。

    • 堆积岩与岩浆岩成分趋势线的相互预测原理及方法

      1996, 15(1):21-29.

      摘要 (1826) HTML (0) PDF 3.38 M (20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在讨论了同源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堆积相与残余岩浆相元素丰度关系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堆积岩与相对应的(同源同结晶阶段)岩浆岩(狭义)成分趋势线的相互预测法则,并以冰岛玄武岩-流纹岩系和攀西地区峨眉山玄武岩系及相对应的层状堆积岩为例,厘定了多期岩浆分离结晶成因堆积岩系与岩浆岩系成分趋势相互预测的作图方法。

    • 吉林延边东部J_2-K_1火山-侵入杂岩岩浆的生成与演化

      1996, 15(1):30-39.

      摘要 (1740) HTML (0) PDF 4.14 M (22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位于古生代东西向构造岩浆带和中、新生代北东向构造岩浆带交汇处的延边地区,在中侏罗-早白垩世期间生成两套中-高钾钙碱性火山-侵入杂岩。中侏罗世 (180-170Ma),该区受Farallon板块俯冲作用影响,在(24-27×108Pa,1078-1230℃和80—90km深处,由地幔岩两阶段熔融产生玄武安山质岩浆,经分异演化生成一套低稀土元素且分异作用良好的火山岩系.晚侏罗世(160-145Ma)期间,Farallon板块向北东方向横推致使该地区缺乏岩浆活动。早白垩世(140—130Ma)期间Izanagi板块向欧亚大陆低角度俯冲,该区在25.5-28.51)×08Pa,1117—1138℃和85—95km处生成玄武安山质岩浆,经分界演化形成一套高稀土分异作用较差的火山岩系。

    • 氟铈硅磷灰石—产自加拿大Mont St.Hilaire的新矿物

      1996, 15(1):40-45.

      摘要 (2103) HTML (0) PDF 2.02 M (19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新矿物氟钵硅磷灰石产白加拿大魁北克省的Mont St. Hilaire地区,赋存于霞石 正长岩、大理岩捕虏体、方钠石正长岩捕虏体和伟晶岩岩墙中。主要伴生矿物有方沸石、微斜 长石、霓石、错石、黑云母、红钦锰矿、星叶石、碳银饰矿、钠沸石、独居石等.氟钵硅磷灰 石晶体呈六方柱状;淡黄色至棕黄色;条痕无色至浅棕色;金刚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硬度 为5,平行{0001} U的解理发育程度中等;实测相对密度为4.66 (1) g/cm3,计算相对密度为 4. 66 g/cm3;一轴晶负光性,ω=1.792 (5),ε=1.786 (5)。其结晶化学式为:(Ca1.77 Ce1.35 La0.96 Nd0.21 Na0.21 Mn0.15 Sr0.09 Pr0.08 Th0.05 Y0.02 Sm0.01)4.90 (si2.17 P0.79)2.96 O11.95 F1.05;理想结构式为(REE, Ca)5 (Si, P)3 O13F。 氟饰硅磷灰石属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晶胞参数为:a=9. 517,(5) A,c=6.983 (4)A,c/a=0.7337, V=547(8)A3 . Z=2, X射线粉晶衍射数据及其相对强度为:2.845 (100), 2.747 (10), 1.966 (10), 1.865 (10) 1.825 (10)。

    • 松树沟蛇绿岩中橄榄石位错构造及其流变学意义

      1996, 15(1):46-52.

      摘要 (1760) HTML (0) PDF 3.77 M (20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在对东秦岭松树沟蛇绿岩的变质橄榄岩进行详细构造解析和显徽构造研究的基 础上,本文运用透射电于显徽镜法着重对橄榄石位错构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橄榄石主要 位错类型为自由位错、位错壁和亚颖粒、位错弓弯和位错环等,它们是橄榄石在上地慢高温低 应变速率条件下发生复杂蛹变的结果。统计自由位错平均密度约为2.51×108cm-2,相应的流 变差异应力为151.3 MPa,流变速率为1.17×10-15/s,粘滞度为4.31×1023 Pas;亚晶粒度平 均约为1.636 um,相应的流变差异应力为113.0 MPa,流变速率为1.307 ×10-9/s,粘滞度为2.88×1017 Pas; 动态重结晶平均粒度约为0.89 um,相应的流变差异应力为15.8 MPa,流变速率为9.89 × 10-8/s,粘滞度为5.3×1014Pas.反映了松树沟蛇绿岩形成与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变形及其流变状态。

    • 独居石和磷钇矿晶体结构的精确测定

      1996, 15(1):53-59.

      摘要 (2111) HTML (0) PDF 2.50 M (21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用强功率四圆单晶衍射仪精确地修正了独居石和磷钇矿的晶体结构。独居石[Monazite-(Ce),CePO4]属单斜晶系,a=6.7843(17),b=6.9891(12),c=6.4592(10)A ,β=103.626(16),Z=4 空间群为P/n。使用1106个[F≥3σ(F)]的独立衍射点,经多轮最小二乘法修正后,最终获得偏离因子R=0.060。独居石的结构由孤立的[PO]四面体构成,Ce位于[PO4]四面体包围之中,Ce的配位数为9,独居石的Ce—O平均键长为2.552A,P-O平均键长为1.528A。 磷钇矿(Xenotime,YPO4)属四方晶系,其晶格常数为:a=6.8791(24),c=6.0147(19),Z=4,空间群为I41/amd(NO.141)。使用142[F≥3σ(F]的独立衍射点,经多轮最小二乘法修正后,最终获得偏离因子R为0.0483。磷和氧形成四面体配位,其P—O平均键长为1.543A;稀土钇与氧原子相连构成八次配位,其Y—O平均键长为2.333A。

    • 墨铜矿的穆斯堡尔谱特征

      1996, 15(1):60-64.

      摘要 (1992) HTML (0) PDF 1.99 M (27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墨铜矿是典型的异类矿物结构基元层间层矿物。在其结构中,Fe可占据硫化物层 中四次配位和氢氧化物层中六次配位两种位里。本文通过穆斯堡尔谱研究,确定了墨铜矿的穆 斯堡尔谱谱型,并认为高自旋的Fe2+ 十占据四次配位位置,与Cu离子一起可能呈无序占位,配 位环境的对称性较低,谱参数为:IS-0.42-0.48 mm/s、QS=0.81-1.28 mm/s及Hi约为240 KOe;低自旋的Fe3+占据六配位位置,IS值为0.32-0.36 mm/s, QS值为0.44-0.59 mm/s。

    • 豫南中温榴辉岩中角闪石的变质演化

      1996, 15(1):65-0.

      摘要 (1885) HTML (0) PDF 3.03 M (20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该区中温榴辉岩的各个演化阶段中,出现了不同成分的角闪石。石榴石环带及其核部的闪石等矿物包囊体记录了前榴辉阶段及其进变质演化的特征。在榴岩阶段晚期,蓝闪石稳定出现,其成分环带反映了压力降低的连续过程;角闪石-斜长石后成合晶为石榴石和绿辉石的退变质产物;退变质后期,钙质闪石大量出现。角闪石的矿物组合及其成分变化,反映了中温榴辉岩的顺时针变质演化过程。

    • 闽北麻源群斜长角闪岩中锆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1996, 15(1):73-79.

      摘要 (1880) HTML (0) PDF 2.97 M (20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透射显微镜、电子探针和喇曼光谱微区分析,对福建建阳县麻源群大金山组斜长角闪岩中两组锆石进行了成因学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组年龄为2300Ma±的锆石为岩浆成因锆石,它们结晶于原岩的形成过程中;第二组年龄为400Ma±的锆石为变质重结晶锆石,它们结晶于后期的变质事件过程中。本文总结了它们的矿物学特征。

    • 北京市得田沟金矿床碲矿物系列的研究

      1996, 15(1):80-91.

      摘要 (1996) HTML (0) PDF 4.30 M (19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北京市得田沟金矿床是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金一黄铁矿一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该矿床中的谛已达工业品位。蹄主要以谛矿物的形式存在,包括磅铅矿、蹄金银矿、谛秘银矿、啼银矿和谛秘矿,双谛化物针蹄金银矿、六方磅银矿、未定名矿物AgS1+x Te1-x (x=0.09-0.58) (M1)、(Auo.92 Ago.98) (Te3.75 So.25) (M2)、(Auo.71 Ago.44) (Te1.83 So.17). (Ago.74 Pbo.8o) (S1.61 Teo.39) (M3)、 Pb (S1.18 Teo.82) (M4)以及白然蹄。通过显微镜观察,确定谛矿物的共生顺序依次为:(1)谛铅矿+谛金银矿十谛秘银矿十谛银矿十磅秘矿;(2)针啼金银矿+六方蹄银矿(+自然碎);(3) M1+M2+M3+M4+自然谛。利用fTe2-T和fTe2- fS2图解估算该矿床矿化过程中的fTe2从10-15.1-10 -11.2 pa(局部为1O-19.5升牵高干10-10.5Pa.最后伏10-9.1Pa以上。 。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