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第6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宝石矿物信息

      1987, 6(1).

      摘要 (1515) HTML (0) PDF 379.75 K (17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1.红色绿柱石——罕见的宝石级矿物在美国Utah Wah Wah山南部发现了一种罕见的宝石级矿物——红色绿柱石。这种宝石级矿物赋存在含有少量方锰铁矿(bixbyite)的火山流纹岩中,其化学特征是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和分散元素,诸如Mn、Ti、Zn、Sn、Li、Nb、Sc、Zr、Ga、Cs、Rb、B、Pb等,而这些元素在正常绿柱石中是不存在的。红色绿柱石的光学常数为:折光率1.564—1.574,比重2.66—2.70,晶胞参数a_0=9.222,c_0=9.186,这些常

    • 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组成、结构及热状态

      1987, 6(1):1-10.

      摘要 (2183) HTML (0) PDF 5.19 M (20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超镁铁质包体的研究,根据地质压力计所估算的包体形成深度、玄武岩浆及辉石岩浆起源的深度等,建立了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组成模式:1.壳幔过渡带;2.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层;3.含有痕量硅酸盐熔体的低速层;4.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层;5.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层。与此同时,根据地质温度计与地质压力计推算资料,作者认为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属大洋地温。与典型克拉通地温相比,低速层位置较浅,上地幔处于过热状态,这与大陆裂谷的发育有关。

    • 湖南千里山花岗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1987, 6(1):10-18.

      摘要 (1910) HTML (0) PDF 4.03 M (19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从岩石学、岩石化学等方面详细研究了湘南东坡矿田内的花岗岩体,认为岩体分四次侵入就位。前三次侵入岩体在岩体的产状、岩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稀土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分配上都具有明显的相同演化趋势,表明它们是同源岩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而第四次侵入岩体则不符合这一演化趋势,表明与前三者不是同源岩浆产物,根据其产状特征,可能来自更深的位置。不同期次的侵入体,具有不同的矿化特征,从而构成本矿田特有的成矿模式。

    • 江西冷水火山—侵入杂岩体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1987, 6(1):18-28.

      摘要 (2022) HTML (0) PDF 4.98 M (19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冷水银铅锌矿的火山—侵入杂岩体出露于信江中生代火山盆地南缘。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铷锶同位素分析表明冷水火山岩及次火山岩是同源产物,是同熔岩浆分异的结果。岩浆中成矿物质Cu、Fe、Pb、Zn、S、H_2O的数量与下地壳、上地慢或洋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程度有关。冷水火山—侵入杂岩是钙碱性岩浆于不同演化阶段形成的岩石组合并具有化学成分上的相似性和继承性。岩浆房中具有良好的分带现象,上部为富钾的流纹质岩浆,向下逐渐变为基性岩浆。岩浆由钙碱性向偏碱性演化,促使成矿元素大量富集,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矿床。

    • 塞浦路斯的超镁铁质熔岩——太古代科马提质玄武岩的类似物

      1987, 6(1):29-37.

      摘要 (1933) HTML (0) PDF 3.85 M (19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塞浦路斯特罗多斯蛇绿岩套上部枕状熔岩中见有超镁铁质枕状熔岩的小型孤立体。一般可分为细粒、无斑隐晶质到含少量橄榄石斑晶的和细粒,含大量橄榄石斑晶的两种。橄榄石斑晶为自形—半自形,或空心骸晶,粒径0.1—3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左右,成分为Fo(37-91)。分布于玻璃基质中的普通辉石呈针状、束状(扇形集合体)和骸状,晶体长0.3—1.5毫米,宽仅0.04—0.06毫米,具典型的鬣刺结构。超镁铁质熔岩的MgO含量为10—30%,Mg/Mg+Fe(2+)均在0.8左右,CaO/A12O3为0.8—1.5,多在0.8左右,TiO2平均含量为0.32%。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属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平坦型。以上特征表明把它们称为科马提质玄武岩是合适的。

    • 河北兴隆平泉地区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

      1987, 6(1):38-46.

      摘要 (1850) HTML (0) PDF 4.10 M (19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大量实际资料,对兴隆平泉地区花岗岩类岩石化学、部分金属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分布等进行分析,主要论述了该区与成矿有关的两类岩石即花岗岩-花岗斑岩类及花岗闪长岩类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指出两类岩石在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异不仅与岩性有关,而且主要与成矿物质来源有关。

    • 变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的绿片岩相成岩格子和成岩格子的若干特征

      1987, 6(1):47-55.

      摘要 (1952) HTML (0) PDF 3.18 M (19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变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的绿片岩相成岩格子可用阳起石—黑云母—方解石—绿泥石—绿帘石—白云母六相三元系和钠长石—阳起石—黑云母—方解石—绿泥石—绿帘石六相三元系成岩格子来表示,石英往往为过剩组分。在只讨论两个强度相同的变量前提下,每个六相三元系的成岩格子都只可能有一对成对的成岩格子,且这对成岩格子的非封闭双变区的分区相同、分区之间的边界斜率相同、相应的单变线的排列顺序也相同,因此,六相三元系的每个成岩格子中的不变点数、单变线数、和双变区数之间的关系可用数学式来表示。

    •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巨晶的主要特征及成因信息

      1987, 6(1):56-64.

      摘要 (2318) HTML (0) PDF 3.87 M (20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者通过对我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巨晶Cpx的109个样品的化学成分的统计、计算及投影,研究了Cpx巨晶的产状、物性及矿物化学的主要特征,并对其成因信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Cpx巨晶的成分以A12O3、A1~(v1)较高而Ti、Mg'中等为特征。但在“反应边”中,A12O3、Na2O、A1、A1~(v1)则明显降低。我国巨晶以普通辉石为主,而透辉石、次透辉石及顽透辉石少见。国内不同地区的Cpx巨晶成分也略有不同:华南区巨晶的Wo较高而A1_2O_3较低;华北区Fs、A12O3较高;而东北区En较高而A1_2O_3中等。有关Cpx巨晶的成因信息,作者的观点是:(1)巨晶Cpx是寄主玄武岩浆在上地幔中结晶的产物,而不是地幔解体的捕虏晶。(2)我国巨晶Cpx的结晶温度是1021—1209℃,压力为1.4—3.2GPa,所以,Cpx巨晶的结晶深度为48—104Km。(3)我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均产于大陆板块内部,以碱性玄武岩成分为主,而拉斑玄武岩较少。

    • 安徽沙溪斑岩铜矿床中伴生金的赋存状态

      1987, 6(1):64-71.

      摘要 (2083) HTML (0) PDF 4.84 M (2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矿体赋存于燕山早期形成的石英闪长斑岩及闪长玢岩中。矿石的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自然金、银金矿等。黄铁矿、黄铜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通过矿相鉴定、单矿物化学研究、物相分析,电子探针分析、透射电镜分析等,查明了金的赋存状态。显微金呈包体状态包含于黄铜矿之中,粒径为5—20微米。次显微佥呈球状、链状及不规则状分布于黄铁矿晶体边缘及微裂隙中。经探针分析,金的成色为790—850,平均成色为815。经物相分析,金的矿物量为85%—95%,表明金是以矿物态存在。我国玉龙、德兴、多宝山等地的斑岩铜矿都有不同程度金的显示,查明金的富集规律及赋存状态,对于综合开发斑岩铜矿,提高矿床利用价值将会开拓新的前景。

    • 1981年—1984年报导历年发表新矿物的修正与补充

      1987, 6(1):71-72.

      摘要 (1682) HTML (0) PDF 780.20 K (33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广西大厂矿区黄铁矿的标型特征研究

      1987, 6(1):73-81.

      摘要 (2261) HTML (0) PDF 3.98 M (20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从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方面对大厂黄铁矿进行了标型特征研究。指出大厂黄铁矿的标型特征是:高s/Fe值,高As、Se,低Co、Ni、Te,Co/Ni<1;热电系数高正值;晶胞参数a_0偏大;弱顺磁性。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矿床形成与岩浆热液有关,并反映了矿化演化的方向。应用黄铁矿的Sn/Cu比值可以区分矿区内不同的矿床类型。大厂锡矿体中锡石品位与黄铁矿含砷量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黄铁矿的高砷含量可作为寻找矿体内富锡地段的标志。

    • 安徽省发现自然锌

      1987, 6(1):81-81.

      摘要 (1631) HTML (0) PDF 423.92 K (16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河南小关低品位铝土矿矿物成分的扫描电镜研究

      1987, 6(1):82-86.

      摘要 (1891) HTML (0) PDF 3.77 M (20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仪对河南小关低品位铝土矿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并与高品位铝土矿进行了比较,发现有如下特点:低品位铝土矿的矿物成分复杂,常见多种矿物共生;铝矿物主要为硬水铝石,晶体化程度较差,或晶形不完整,结构比高品位铝土矿致密;淋滤次生孔洞及结晶完好的次生软水铝石晶体较少。

    • 我国首次发现的碳氢钠石

      1987, 6(1):87-91.

      摘要 (2490) HTML (0) PDF 3.52 M (18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碳氢钠石是一种无水碱金属碳酸盐矿物,最初发现于美国的绿河盆地。一九八二年,在我国河南省泌阳凹陷首次发现。该矿物的化学成分是Na_2CO_3和NaHCO_3,分子式是:Na_2CO_3·3NaHCO_3。该矿物晶体呈板状,无色透明,主要产在重碳钠盐组成的碱矿层中。经测试确定,该矿物属二轴晶负光性,主折射率:Ng=1.531,Nm=1.524,Np=1.435,2V=31.45°;晶胞参:a=10.046,b=15.633,c=3.492,a=92°8′,β=95。42′,γ=108°34′;最强的粉晶衍射线有:3.70(35),2.97(100),2.67(41),2.213(60);主要的红外光谱吸收带是:2616,1692,1662,1359,1048,1018,839,677cm(-1)。据碳氢钠石的产状和共生组合特征,该矿物产于富钠,高P(CO2)的碳酸盐型内陆盐湖,是较高温度条件下快速蒸发的产物。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