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关于本刊|在线投稿|过刊浏览|高级检索|出版道德规范|开放获取(OA)|联系我们|优秀论文|English

        

期刊信息

《岩石矿物学杂志》是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科学出版社出版,创刊于1986年,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每逢单月25日出版。

ISSN:1000-6524;CN:11-1966/P;CODEN:YKZAEN

网址:www.yskw.ac.cn

国内邮发代号:82-52;国外发行代号:BM5791 

 

办刊宗旨

      《岩石矿物学杂志》自创刊以来始终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坚持普及与提高并举的办刊宗旨,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以广大地质学科研、教学人员为主要读者和作者对象,为加速现代化建设服务。
     《岩石矿物学杂志》设置的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问题讨论、综述与进展、方法与应用、学术争鸣、环境矿物学、宝玉石矿物学、综合资料、简讯等。发表的文章以反映最新地质学研究的原创性、综述性成果为主,重复发表数据或涉及一稿多投、重复投稿等学术不端的文章将不被考虑,本刊主要报道内容有:
     1. 专题性或区域性的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岩类学、岩理学、实验岩石学、宇宙岩石学、工艺岩石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
     2. 矿物学领域包括描述矿物学、理论矿物学、材料矿物学、应用矿物学、矿相学、宇宙矿物学、宝玉石矿物学、环境矿物学、矿物药学、新矿物及矿物中包裹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3. 与岩石学、矿物学有关的边缘交叉学科包括构造岩石学、岩石大地构造学、岩石地球化学、岩石同位素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矿学、环境地质学、煤岩学、储层地质学等方面的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
      4. 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
      5. 与岩石学和矿物学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研究动态、研究简报、问题讨论、书刊简介、会议简讯等。

 

历史沿革

《岩石矿物学杂志》的前身是创刊于1982年的《岩矿测试》,为季刊,由当时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矿床地质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学会的测试、矿物和岩石等3个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1983年改名为《岩石矿物及测试》。1986年根据国家科委的文件(85)国科发策字662号,《岩石矿物及测试》又分成《岩石矿物学杂志》和《岩矿测试》两个刊物,前者由当时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学会的矿物和岩石2个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2001年起改为由地质所和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编辑部设在地质所。2019年主办单位变更为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历任主编:1982~1993年(蒋溶、沈其韩),1994~2001年(沈其韩、黄蕴慧), 2002~2008年(沈其韩);2009至今(侯增谦)。

目前,《岩石矿物学杂志》属地质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自2009年建立期刊独立的网站,网址: http://www.yskw.ac.cn,投审稿全面网络化,所有过刊均可从网站免费下载,网站年均点击量约70万次,单篇文章最高下载量达3万余次。2021年起开通了期刊的公众号,定期发布、推送期刊最新目录、新闻、通知、公告、科研资讯等,使读者、作者获取期刊相关信息变得更加便捷。

 

数据库收录

目前《岩石矿物学杂志》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知网(CNKI)、中国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RCCSE、超星、CEPS、《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地质文摘》(英文版)、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以及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BibliographyandIndexofGeology》(BIG)、《ChemicalAbstracts》(CA)、《GEOREF》、《剑桥科学文摘》(CSA)、EBSCO等收录,已连续9次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2017,2020年版)选定为地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在岩石矿物及相关领域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2003年入选“第二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2至2014年连续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5至2020年连续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19、2021、2022年均进入中国科协发布的地质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中的T1期刊行列。《岩石矿物学杂志》如今已形为地质所活跃的学术窗口。

 

 

您是本站第 11035756位访问者  京ICP备05032737号-8
版权所有:《岩石矿物学杂志》编辑部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72号